云台峰女仙
寇寺丞
郑之珍
查荎
描写西湖的诗句
郑符
伤感的诗词
李颀
窦裕
龚自珍的诗句
秋的古诗
宦游
除夕的诗句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松洲
重阳诗句
陈子昂
薛琼
吴元可
何时
获奖诗词
有关箫的诗词
薛逢
房舜卿
赵氏3
张夫人
晋朝诗词五言绝句
想念的诗句
张磐
尹洙
边塞
王申礼
国邵南
张白
中元节
西湖的诗句
陈慥
滕甫
竹枝词二首·其二
# 古诗大全 #
@ 刘禹锡
@ 南北朝
@ 山水
@ 思乡
竹枝词二首·其二原文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竹枝词二首·其二拼音解读
chǔ shuǐ bā shān jiāng yǔ duō ,bā rén néng chàng běn xiāng gē 。
jīn cháo běi kè sī guī qù ,huí rù gē nà pī lǜ luó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竹枝词二首·其二注释
①楚水:泛指古楚地的河流。巴山:泛指四川境内的山。②北客:当是作者自指。③“回入”句:此句费解。回入纥那,四字不知何谓。旧解“纥那”是踏曲的和声(见《辞源》)。姑存疑。刘禹锡有《纥那曲》云:“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竹枝词二首·其二评析
刘禹锡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正月至824年(长庆四年)夏在夔州任刺史。《竹枝词》两组共11首,是在夔州所作。歌词内容丰富,表现普通百姓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有游子思乡之情;有爱情的欢乐与忧愁;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有民俗风情的写照;有劳动生活的场景。歌词的风格明快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俗特色。如同屈原作《九歌》一样,刘禹锡从当地民歌中汲取素材,变民俗风情为文人风雅,创作出有别于文人文学的民歌体诗歌,显示了文学创作中雅俗互补的重要意义。《山谷题跋》云:“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异曲也。昔东坡闻余咏第一篇,叹曰:‘此奔逸绝尘,不可追也。’”《诗辩诋》云:“刘梦得《竹枝》,所写皆儿女子口中语,然颇有雅味。”《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竹枝词》本始自刘郎,因巴渝之旧调而易以新词,自成绝调。”
猜你喜欢的诗词
热门诗词推荐
何满子(寂寞芳菲暗度)
山人劝酒(劝酒相欢不知老)
菩提偈
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
水调歌头·中秋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1
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2
偈一(菩提本非树)
3
封燕然山铭
4
鹦鹉(莫恨雕笼翠羽残)
5
听雨
6
箴作诗者(倚马休夸速藻佳)
7
别东林寺僧
8
长安遇冯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658 阅读
朝代:南北朝 诗人:刘禹锡 类别:山水,思乡
发表评论
取消@TA
提交
用户见解展示
0条
暂无用户发表对该诗词的见解,快来发表您的见解吧!
一周
月度